1、敬茶与谢礼
2、主人将茶端到客人面前献给客人,以表示对其的尊敬之意,因而,奉茶中也有较多的礼仪。
3、将泡好的茶端给客人时,最好使用托盘,若不用托盘,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触杯沿
4、送回茶杯时,也要注意不要让杯子里的水溅出来。
5、茶馆与茶摊都是专门用来喝茶的。不过茶馆与茶摊相比,有经营大小之分和饮茶方式的不同。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,人们在这里品茶、休闲等。茶摊没有固定的场所,是季节性的、流动式的,主要是为过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。
6、那中国的茶文化是一种非常文明的一种,为什么说中国是茶文化的?
7、品茶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,它通过沏茶、品茶增进友谊,修徳习礼,有助于陶冶情操。一片树叶,一壶好水,一杯清茶,一缕清香,用一生回味。茶艺学习于我而言,才刚刚开始!
8、茶道礼仪与中华礼仪一脉相承。教导孩子在奉茶时要有称呼、双手奉茶。
9、黄茶属轻发酵茶类,加工工艺近似绿茶,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,增加一道"闷黄"的工艺,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。其制作过程最重要的工序在于闷黄,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,主要做法是将杀青和揉捻后的茶叶用纸包好,或堆积后以湿布盖之,时间以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不等,促使茶坯在水热作用下进行非酶性的自动氧化,形成黄色。
10、以上回答,希望可以帮助到你,谢谢
11、红茶的冲泡方法,相信喜欢红茶的你一定会耐心的看下去。
12、水温不宜太烫,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。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,端出的茶色要均匀,并要配合茶盘端出,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倒茶要浅倒酒要满,茶壶嘴不能对这客人
13、怎么去茶社喝茶是一种享受的事呢?
14、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红茶的冲泡方法,主要是玻璃杯冲泡法以及盖碗冲泡法。玻璃杯冲泡主要是运用玻璃套杯,泡法简单,不讲究茶艺,其过程是:将茶叶放入套杯的内胆中,然后将80°c左右的热水冲入杯内,冲泡后快速将茶汤倒到茶杯中饮用。 (可及米 kejiMi1.com)
15、那里有一种喝茶的氛围,在那喝茶有感觉,在那里能够找到茶友,找到可以聊的朋友或找到乐子。过去娱乐项目不多,可选择的空间没有现在多,因此去茶馆也是不可多得的选择。有很多方面度都要的,追求精神与物质享受的需要,业务洽谈的需要,交友聊天的需要,休闲生活的需要等等!茶馆茶楼茶社是爱茶、品茶者的乐园,也是人们休息、消遣和交流的场所。其历史十分悠久。
16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。虽然我对茶文化的知识知之甚少,但有一句话却是深印在我脑海的:"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。"可见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来访时必泡一壶好茶,以表对客人的诚心欢迎与尊敬。
17、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培训中我们学习到很多茶艺的相关知识,比如茶艺师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养,茶文化的理论,各种茶的特质,各种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。
18、虽然茶叶的冲泡时间差异很大,与茶叶种类、泡茶水温、用茶数量可饮茶习惯等都有关。但是,红茶叶子比较嫩,不宜长时间浸泡,通常在冲泡方面,茶艺师都讲究快进快出。茶水注入后,快速倒出,浸泡时间往往仅数秒。红茶的冲泡方法也要讲究红茶本身的品质。
19、再次,端茶要得法。按照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,只要两手不残废,都是用双手给客人端茶的。但是,现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这个规矩,用一只手把茶递给客人了事。双手端茶也要很注意,对有杯耳的茶杯,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,另一只手托住杯底,把茶端给客人。没有杯耳的茶杯倒满茶之后周身滚烫,双手不好接近,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,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。这种端茶方法虽然可以防止烫伤事故发生,但很不雅观,也不够卫生。请试想,让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,好受吗?
20、斟茶时不要太满,“茶倒七分满,留下三分是情意。”七分茶好端,不容易烫手
21、一句“请喝茶”,在教导孩子们“与人为善、以礼待人”的处世之道。
22、个人觉得,您去茶室喝茶的话,因为这个地方是一个专门喝茶的地方,喝茶本身就是一件享受的事情,如果还是在专门的地方喝茶,那么肯定就更加享受了
23、其次,茶水要适量。先说茶叶,一般要适当。茶叶不宜过多,也不宜太少。茶叶过多,茶味过浓;茶叶太少,冲出的茶没啥味道。假如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,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冲好。再说倒茶,无论是大杯小杯,都不宜倒得太满,太满了容易溢出,把桌子、凳子、地板弄湿。不小心,还会烫伤自己或客人的手脚,使宾主都很难为情。当然,也不宜倒得太少。倘若茶水只遮过杯底就端给客人,会使人觉得是在装模作样,不是诚心实意。
24、喜欢红茶,但也不一定要喝得原汁原味。生活是充满想象力的,关于红茶的冲泡方法,我们只要稍稍的变通一下,一杯普通的红茶,就会立马会变成一种其他的新奇的饮料。这样的泡茶方法也是为了适应那些喜欢混合口味饮料的朋友。生活可以多姿多彩,茶叶也可以。
25、添茶,如果上司和客户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,你要义不容辞地去做。你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添茶,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,由你自己亲自来添则更好,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时候最好的掩饰办法。当然,添茶的时候要先给上司和客户添茶,最后再给自己添。
26、端茶时要用双手呈给客人,一来表示对客人的诚意,二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。首先,双手要保持平衡,一只手托住杯底,另一只手扶住茶杯1/2以下的部分或把手下部,切莫触碰到杯子口。
27、茶要浅,有个道理,叫十分水的容量,倒满七分,留得三分人情在;
28、自古以来,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,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;两广多称为茶楼;京津多称为茶亭。此外,还有茶肆、茶坊、茶寮、茶社、茶室、茶屋等称谓。
29、倒茶,这里所说的倒茶学问既适用于客户来公司拜访,同样也适用于商务餐桌。
30、茶水不要斟的过满,俗话说,满杯酒,半杯茶。第一杯茶尤其要浅些,添水时可适当满些但是也不要太满。
31、在喝茶的过程中,奉茶人给客人奉茶或斟茶时,客人将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微曲,轻轻叩击茶桌三下,以示谢意。这是茶桌上特有的谢茶礼
32、你好,我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,为什么去茶室喝茶是一种享受的事?
33、伸手取茶杯时以不妨碍服务对象为宜,从那边取无所谓。
34、斟水时,为了避免溅水弄脏衣服或文件纸张,要将茶杯和水壶一起移开一点,同时最好让客人能够看到你斟水。这样做,客人对茶水中是否混进异物是放心的。
35、谈起茶,相信不少人肯定会自然而热的想到“人生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的俗语了,是啊,茶文化历史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,经久不衰。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的妙用,再到唐代陆羽《茶经》问世,到卢仝《七碗茶诗》,再到苏东坡的:“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杓分江入夜瓶”,从有宋一代的“抹茶”、“点茶”艺术再到东传到日本的茶道文化,茶文化延续千年而不觉,到如今依然气场浩大,深入人心。
36、首先,茶具要清洁。客人进屋后,先让坐,后备茶。冲茶之前,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,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,难免沾上灰尘、污垢,更要细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。在冲茶、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、茶杯。这样,既讲究卫生,又显得彬彬有礼。如果不管茶具干净不干净,胡乱给客人倒茶,这是不礼貌的表现。人家一看到茶壶、茶杯上的斑斑污迹就反胃,怎么还愿意喝你的茶呢?现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,在倒茶前要注意给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,以免水热烫手,让客人一时无法端杯喝茶。
37、去茶室喝茶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当中的喝茶氛围。而且茶叶的品种种类繁多,沏茶技巧讲究独特,是一门重要的学问,所以在茶室安静的环境下喝茶不仅能夠放松心情,还能够有机会跟志同道合的茶友交流喝茶的经验和心得,扩展多元化的兴趣和知识,那去茶室喝茶无疑是一种享受。
38、"茶艺"是个什么概念呢?通俗地说,茶艺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巧。泡茶的技巧包括识别茶叶、茶具的选择、泡茶用水的选择等;饮茶的技巧是对茶汤的品尝、鉴赏,对它的色、香、味、形、韵的体味。只有掌握了这两样技巧,才能真正地、深入地体会到茶艺的精髓。
39、喝茶也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享受,我们也可以看茶艺表演,所以说他也是一种享受,我们有看茶艺表演,有喝各种茶,有可又可以在茶社谈天说地,都是一种享受
40、白茶,属微发酵茶,指一种采摘后,不经杀青或揉捻,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。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,满身披毫,毫香清鲜,汤色黄绿清澈,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。属轻微发酵茶,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。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,满披白毫,如银似雪而得名。
41、"茶艺师"在我的字典里是个新鲜的名词,在参加天晟茶业有限公司举办的茶艺师培训班之前,我想大部分同学也和我一样对这个高雅的称谓感觉陌生吧。
42、奉茶时应注意:茶不要太满,以八分满为宜。
43、黄茶是我国特产。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、黄小茶和黄大茶。黄芽茶主要有君山银针、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;如沩山毛尖、泉城红、泉城绿、平阳黄汤等均属黄小茶;而安徽皖西金寨、霍山、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。黄茶的品质特点是"黄叶黄汤"。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。